怎樣算低體溫?低體溫有什麼影響?有哪些方式可以幫助升溫呢?麻醉中低體溫大補貼!

麻醉中低體溫是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2017年獸醫急診期刊(Journal of Veterinary 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發表了一篇關於狗貓低體溫的詳細整理文獻,一起來看看吧!

 

怎樣算低體溫?

關於低體溫的嚴重程度分級其實不同研究給出的數值都不盡相同,該篇定義輕微低體溫為36.7–37.7°C、中等35.5–36.7°C、嚴重33–35.5°C、危急<33°C,不同研究的分級可能會上下落差1°C左右,但麻醉中的目標都是希望能讓體溫維持在正常溫度範圍內(約落在37.5-39.5°C之間)。

 

麻醉中低體溫的發生率與高風險因子?

2012年Redondo等人回溯1525隻狗的麻醉紀錄中發現,麻醉中僅給予毛毯保溫的狀況下,麻醉結束時有51.5%的狗出現輕微低體溫(38.49°C–36.5°C),29.3%中度低體溫(36.49°C–34°C),2.8%嚴重低體溫(<34°C),容易引起低體溫的風險因子包括動物的脂肪較少、高體表面積/體重比(例如小型犬)、ASA分級大於3以上、開胸手術、影像診斷相關的麻醉(因X光室或CT室為了保護儀器,通常室溫較低)、較長的麻醉時間、手術過程中保持正趴或仰躺……等等,當遇到這些狀況更應該重視保溫的重要性。

 

低體溫造成的風險?

  1. 心血管:輕微低體溫時會刺激交感神經使周邊血管收縮,來防止熱量散失,但當進展到中等至重度低體溫時,會抑制心肌細胞的去極化,導致心跳過慢,很重要的一點是,由低溫引起的心跳過慢對於抗乙烯膽鹼類藥物(atropine)的治療反應不佳,重度低體溫還會抑制norepinephrine的受體親和力、刺激尿液產生造成血管內容積下降、使心臟傳導異常引起心律不整,最終造成低血壓甚至心跳暫停(非常嚴重低體溫才有可能)。低體溫造成的心血管抑制大部分不需要額外其他治療,且對於藥物治療或去顫器的反應也不佳(抗心律不整藥物則視情況會需要使用),盡快將體溫恢復這些異常都能自行解除。
  2. 呼吸系統:輕微低體溫會造成呼吸急促,中度低體溫開始呼吸抑制,嚴重低體溫時將會發展成呼吸暫停,但相對的,在30°C時,組織代謝下降,氧氣消耗及二氧化碳產生下降50%,因此更能忍受呼吸抑制時的身體低氧狀態。
  3. 肝膽腸胃:低體溫時肝血流量會下降,許多靠肝代謝的麻醉藥物作用時間會延長。低體溫患者的胃腸道潰瘍風險會增加,推測與供應血流下降有關,此外還會降低胰島素的產生,導致高血糖,在人類,死於體溫過低的患者在屍檢時通常會發現胰臟炎,推測一樣與血流供應下降以及血栓形成梗塞有關。
  4. 腎臟:冷利尿(cold diuresis)是體溫下降時最早發生的效應之一,一開始是因為血管收縮使腎臟血流增加而利尿,後來隨體溫下降,抗利尿激素濃度下降,進一步加強利尿作用,最後使體液流失,腎灌流量不足,在嚴重低體溫的人很常見急性腎損傷。
  5. 臨床病理異常:低體溫使血小板循環量減少,並抑制各種凝血酶的活性,導致凝血功能障礙,此外也會使白血球的循環量減少,綜合兩者將造成手術中出血量增加並提高感染風險。另一個危險為低體溫使細胞膜的鈉鉀幫浦功能下降,容易引起低血鈉和高血鉀,在人,若血清鉀離子高於12 mmol/L,視為不良預後指標,將會停止低溫患者的心肺復甦。

 

該如何治療低體溫?

較準確的量測核心體溫方式為將感測探頭放至食道遠端1/3處,之前研究發現,低體溫通常是在麻醉最初的1個小時內迅速下降1-1.5°C,之後才是緩慢平緩的降低,且體溫一旦降低,要再恢復需要花更長的時間及心力,由發生率可以知道,麻醉中的病患高達85%以上都會出現低體溫,因此保溫措施一定要做,且應該開始的越早越好。

  1. 表面被動保溫:使用毯子或氣泡紙將動物包裹,來防止核心熱量散失,但若是動物無法顫抖產熱(麻醉中都無法自主肌肉顫抖),單純的被動保溫可能是無效的。
  2. 表面主動加熱:可以使用電熱水毯、溫熱水袋、保溫燈或熱風毯(例如Bair Hugger)來使動物表面受熱從而增加核心溫度,麻醉中的病患無法主動遠離熱源,須小心避免灼傷,建議針對軀幹使用主動加熱,若作用在四肢反而可能造成周邊血管舒張,並降低體溫調節中樞對於低體溫的反應。
  3. 核心主動加熱:包括給予溫熱的靜脈輸液、吸入溫熱加濕空氣、溫水灌腸、溫熱無菌晶體溶液灌洗膀胱或胸腹腔,將靜脈輸液加溫有多種方式,直接微波加熱輸液袋要注意避免過熱、袋子非聚氯乙烯材質加熱時的潛在不穩定性和受熱不均勻等狀況,而最方便可靠的方式為使用點滴加溫器。當進行核心主動加熱,應同時進行表面主動加熱,避免核心與體表的溫度差距過大,儘管沒有有力證據禁止在中度低溫以下使用溫熱的靜脈輸液、吸入溫熱加濕空氣等方式,但通常仍不建議使用在重度和危急低溫狀況,畢竟此時的核心溫度過低,給予相對高溫的核心主動加熱可能太刺激,且在危急低溫至心跳驟停的狀況下也不適合快速拉升體溫。

文章最後還有提及低溫休克病患的CPR處置及低溫治療(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TTM),TTM在人可以應用在心跳停止經急救復甦後的恢復期,目前獸醫僅應用於開心手術,若對該議題有興趣的獸醫師非常推薦可以研讀一下該篇文章喔!

 

參考文獻:

  1. Brodeur, Andrea, Annie Wright, and Yonaira Cortes. "Hypothermia and 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 in cats and dogs." Journal of veterinary 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27.2 (2017): 151-163.
  2. Redondo, J. I., et al.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he prevalence of postanaesthetic hypothermia in dogs." Veterinary Record 171.15 (2012): 374-374.

 

#犬貓麻醉

#麻醉中低體溫

#因為疫情周末只好乖乖待在家順便念點論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