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術前吸氧(preoxygenated)可以多爭取3-5分鐘的插管時間 #台南動物外科 #台南寵物外科#台南寵物心臟科#台南動物心臟科
術前吸氧在導入麻醉前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獸醫麻醉教科書及各犬貓麻醉指南都建議在導入前應至少以面罩吸氧3-5分鐘,尤其是有呼吸系統問題的病患,一起來看看術前吸氧的好處及原因吧!
術前吸純氧(preoxygenated)的目的
術前吸氧的目標就是要用氧氣取代肺臟裡面的氮氣,使血紅素完全飽和,盡量讓每顆紅血球都攜帶滿滿的氧氣,當推注導入藥物造成呼吸抑制時,可以延長血氧保持正常(SpO2>90%)的時間。
導入前用面罩吸純氧跟吸空氣比較
2009年McNally等人比較了20隻狗,吸氧組使用面罩並給予流速100 ml/kg/min的純氧三分鐘,空氣組同樣使用面罩但給予的是一般空氣,在七秒內快速推注6mg/kg propofol誘發呼吸停止的狀況下,插管後比較兩組之間的差別。研究結果發現空氣組大約70秒過後就發生低血氧(SpO2<90%)了,但吸氧組則經過約300秒才發生低血氧,千萬不要小看這四分鐘的差距,當遇到困難插管的病患時,這多出來的黃金四分鐘就可以爭取更長的插管時間,挽救窒息休克的發生。
但使用面罩狗狗貓咪很激動,若改用呼吸管給予氧氣可以嗎?
如同之前文章曾經提過,狗貓麻醉時並不知道要做什麼,貿然拿面罩罩在牠們口鼻處很多時候只會增加緊迫與驚嚇,反而會增加氧氣消耗、發紺以及氣管塌陷風險,這時拿掉面罩單純以呼吸管放在口鼻前吸氧是另一個比較溫和的方式。早在1997年Loukopoulos等人在狗的研究發現,當呼吸管距離鼻頭2公分處時,可以使吸入氧氣濃度平均上升至37%,但若是距離4公分以上則沒有任何效果,與一般吸入空氣的氧氣濃度20%一樣,因此使用呼吸管給氧必須密切注意與鼻頭的距離。
兩個術前吸氧技術哪個效果較好?
2018年Ambros等人共比較了6隻狗,所有狗都被麻醉兩次,間隔14天,第一次都使用面罩吸純氧3分鐘,第二次則使用呼吸管放置在距離鼻頭2.5公分處吸氧3分鐘。研究結果發現,使用呼吸管吸氧後,吸入氧氣濃度為30%,插管後5秒動脈氧分壓(PaO2)為133mmHg(當小於60mmHg代表低血氧),約過66秒左右發生低血氧(居然跟上一篇研究空氣組差不多!不過兩篇不同研究這樣直接比較並不嚴謹),但若使用面罩,吸入氧氣濃度可以提高到90%,插管後5秒動脈氧分壓(PaO2)高達395mmHg,且在發生低血氧前,其中五隻狗都開始自行呼吸了,需要多推1-2mg/kg的propofol才能繼續保持不呼吸,最終測量到發生低血氧的時間約為187秒,證實使用面罩吸氧效果顯著優於呼吸管。
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術前吸氧的效率呢?
- 動物本身肺臟功能
研究發現導入時發生低血氧的最大原因都與肺功能餘積(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有關,FRC指的是正常吐氣後剩下殘留在肺臟的氣體,這些剩下的氣體含的氧氣越多,在不呼吸時可以供應身體紅血球持續有氧氣的時間越久,肺部疾病、肥胖、麻醉藥物……等等都會降低FRC,所以在有呼吸系統疾病的動物身上應更注意術前吸氧的重要性,目標是增加FRC殘留氣體的氧含量。
- 吸氧時的耗氧程度
在狗貓與吸氧時候的激動程度最有關係,越激動耗氧量越高,為了達到良好吸氧,我們更應該重視術前給藥(premedication)的重要性。
- 吸氧時間
在人的研究中發現,要達到有效的術前吸氧應讓吐出氧氣濃度達到90%,正常人約3分鐘即可,但因個體及疾病差異,有些人需要5分鐘以上才能完成有效術前吸氧,這幾篇關於狗的研究發現,在健康狗給予3分鐘的面罩純氧,吐出氧氣濃度平均約80%左右,與人類標準相差不多,但有呼吸系統疾病的狗貓應該考慮更長的吸氧時間。
- 氧氣流速
氧氣流速似乎能稍微影響吸氧效率,1997年Loukopoulos等人發現將氧氣流速由2L/min提升到10L/min,不管用面罩或呼吸管,都能讓吸氧濃度提升10%左右,因此用呼吸管給氧時,可以考慮用更高的氧氣流速。
為了達到有效的面罩吸氧,應該從麻醉的第一步就開始重視
綜合以上研究,我們知道面罩吸氧是最有幫助的,而成功的術前吸氧有時候甚至能挽救麻醉意外的發生,為插管爭取更長的黃金救援時間,但要讓動物乖乖面罩吸氧是一項艱難的挑戰,若是在家裡能先口服鎮定劑,來醫院後給予適當的術前鎮靜藥物,在推注導入藥物前我們就能達到讓動物好好使用面罩吸氧的目的,不過若動物還是過度激動無法好好使用面罩時,這時請改用呼吸管直接給氧,一昧的遵照研究一定要使用面罩吸氧反而更危險,當有了成功安全的術前吸氧後,我們就更不用害怕propofol或alfaxan的呼吸抑制了!
千萬不要用面罩導入麻醉(mask induction)
最後,不管教科書或是麻醉指南都完全不建議使用面罩給予氣體麻醉劑導入麻醉,這樣做除了氣體麻醉劑的刺激氣味(氧氣是沒味道的)會增加動物緊迫外,相較propofol或alfaxan,氣麻導入也只會增加低血壓和呼吸抑制的風險喔,面罩是拿來吸氧,不是拿來吸氣麻的!
附圖為今天來麻醉的17歲活力旺盛的金吉拉,主人說之前幾次在其他醫院的就診經驗牠都非常緊張,甚至需要使用麻醉藥物鎮靜才能抽血跟拍X光,但今天在家裡先吃過口服鎮定劑後,來醫院不僅能乖乖上針,給輕度的術前給藥後,還能穩定地使用面罩吸氧喔
參考文獻出處:
- Loukopoulos, Panayiotis, and William Reynolds.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oxygen therapy techniques in anaesthetised dogs: Face mask and flow-by technique." Australian Veterinary Practitioner 27.1 (1997): 34-9.
- McNally, Erin M., Sheilah A. Robertson, and Luisito S. Pablo. "Comparison of time to desaturation between preoxygenated and nonpreoxygenated dogs following sedation with acepromazine maleate and morphine and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with propofol." American journal of veterinary research 70.11 (2009): 1333-1338.
- Ambros, Barbara, Maria Valentina Carrozzo, and Teela Jones. "Desaturation times between dogs preoxygenated via face mask or flow-by technique before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Veterinary anaesthesia and analgesia 45.4 (2018): 452-458.
#犬貓麻醉
#mask
#preoxygenated
#術前吸氧很重要